四、强边固防,捍卫主权
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我国先后进行了对印,对苏,西沙,对越等规模不等的自卫反击战,沉重打击了侵略势力,有力地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主权安全,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护了边境的安静。
对印自卫反击战
中国和印度的边界,虽然从未正式划定,但按照双方的行政管辖所及早已形成了一条传统习惯边境线,全长约1700千米。但印度独立后,对中国西藏地区推行扩张主义政策,从1951年开始,印度先后侵占了中国10万余平方千米的领土,不断在边境地区制造流血事件,并且妄图进一步扩大,1962年,印度不断向边境地区增兵,进攻驻守在“麦克马洪线”以北的中国边防部队,多次拒绝中国政府的边界谈判建议,10月12日,印度总理尼赫鲁公然下令要把守卫在中国领土的守军清除掉。
17日和18日,在中印边境东段和西段,入侵印军同时向中国边防部队进行猛烈炮击,在忍无可忍,退无可退的情况下,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战。从10月20日至11月21日,中国边防部队进行了两个界端的作战,粉碎了印度的入侵,并乘胜拔除了印军设在中国境内的所有据点,逼近传统习惯线。为了谋求中印边境问题的和平解决,中国政府于11月21日发表声明,宣布从次日零时起,全线主动停火。12月1日,开始后撤。至1963年3月1日,全部撤至距1959年11月7日实际控制线20千米以内地区。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打退了印度军队的大规模入侵,清除了印军在中国境内的全部据点,毙伤俘入侵印军准将旅长霍希尔·辛格和达尔维准将以下官兵8700余人。沉重打击了尼赫鲁的霸权主义和扩张政策,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提高了中国和中国军队在国际上的威信,并创下了胜利之师主动停火,主动后撤,主动交还缴获物资和俘虏人员的先例。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县境内,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为0.74平方千米,历来是中国领土。自1967年起,苏联边防军多次入侵珍宝岛及其以北的七里沁岛,破坏中国边民生产,打死打伤中国边民和边防战士。中国方面一再严正警告苏联方面停止入侵挑衅活动,苏方对中国的警告置若罔闻,挑衅行为不断升级。
1969年3月2日8时许,苏联边防军70余人、装甲车2辆、卡车和指挥车各一辆,从下米海洛夫卡和库列比雅克依内两个方向,悍然入侵珍宝岛,并向执行巡逻任务的中国边防部队突然袭击,打死打伤边防战上6人,中国边防巡逻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将苏联边防军驱逐出岛。15日,苏联边防军3次出动坦克20余辆,装甲车30余辆,步兵200余人,在飞机掩护下,向珍宝岛攻击,中国守岛军民不畏强暴,奋起反击。历经9个多小时的战斗,打退了苏军的3次进攻。17日,苏联边防军又出动70余人,在坦克支援下,再次入侵珍宝岛,在岛上敷设大量地雷,并企图拖走15日战斗中被炸毁的坦克。苏联境内的炮兵同时袭击中国边防部队前沿阵地和纵深地区。中国边防部队以炮火将其击退。T-62型坦克被中国边防部队缴获,成了苏军入侵中国领土的铁证。
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中国边防军和各族人民群众,在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发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运用灵活多变的战术,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粉碎了苏军的多次猛烈进攻,歼灭苏联边防军上校以下军官230余人,摧毁苏军坦克、装甲车17辆,击毁卡车、指挥车各一辆。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民族尊严。
西沙群岛保卫战
西沙与南沙,中沙、东沙群岛一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是南越当局长期以来对中国的南海诸岛怀有领土野心,抢占南沙、西沙的部分岛屿。1974年1月11日,中国外交部发出声明,谴责南越当局对中国领土的侵略行径,重申中国对南海诸岛的领土主权。
1月15日至19日,南越当局多次派军舰和飞机侵入西沙诸岛,炮击正在进行巡逻的中国舰艇编队,打死打伤中国渔民、民兵多人。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中国海军和民兵奋起自卫,人民解放军陆军部队也在海军、民兵配合下收复了南越军所占岛屿。此战,中国军民击伤南越海军驱逐舰3艘,击沉护卫舰1艘,毙伤南越军舰长以下官兵100余人,协同陆军登岛部队俘敌少校以下官兵48人,美国联络官1人。
此次自卫反击战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南越当局的侵略行径,维护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取得了保卫海岛自卫反击战的宝贵经验。
对越自卫反击战
1979年2月17日,人民解放军驻广西,云南边防部队被迫以有限的兵力,用有限的时间,在有效的地区,对侵略中国领土的越南军队进行自卫反击战。参战部队在胜利完成作战任务后,奉命于3月16日全部撤回国内。自卫反击战后,越南军队仍然经常派遣小股部队侵入中国境内,蓄意骚扰破坏中国边境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先后侵占中国广西宁明县的法卡山地区和云南麻栗坡县的扣林山地区。1981年5月5日,中国边防部队奋起还击,将入侵法卡山地区的越南部队击溃,将入侵扣林山地区的越南部队全部歼灭,收复法卡山、扣林山地区。
之后,越南军队又多次组织反扑,中国边防部队顽强自卫反击,均给入侵越南军以沉重打击,取得了这两个地区自卫还击作战的胜利。从1984年4月起到1989年10月止,共五年时间,中国边防部队又进行了收复和坚守老山地区的作战,进行了多次炮战,激战,最终收复了老山和者阴山,转入正常守备。
在老山地区作战期间,驻云南、广西边防守备部队,空军部分航空兵、地空导弹部队和有关军区的侦察大队也密切配合老山地区的作战,在中越边境全线有效地牵制和威慑了越军。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反对侵略,保卫中国边界、领土主权尊严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决心;对稳定东南亚的局势,支持柬泰人民的反霸权斗争,具有重要意义。人民解放军在此次作战中受到一次较为全面的锻炼和考验,并树立了新一代最可爱的人的形象。创造了“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无私奉献的“老山精神”。
五、维护稳定,反对分裂
冷战结束后,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有所缓解,但在海峡对岸,出于狭隘的政治利益,却有一小撮人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鼓吹台独。为了打击分裂势力,我人民解放军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东南沿海连续举行了4次大规模的演习,分别是:1995年10月中旬的海军演习;1996年3月8日至15日的地对地导弹发射演习;3月12日至20日海空军分别进行海空实弹演习;3月18日至25日的三军联合演习。类似于组合拳般的一系列军演,统称东南沿海大演习,它震惊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坚决遏制台独,维护祖国统一的决心。
此次大演习,最引人注意的地方有以下几点:一,在对东海和南海的导弹试验中,我导弹部队准确命中目标,检验了我二炮部队的实战能力以及战争条件下对外部势力的吓阻能力;二,海军新型装备纷纷亮相,如新型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新型常规潜艇、新型核潜艇、新型作战飞机等,通过演习,证明新型装备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战斗力;三,海军演习中的战术,如舰机协同、舰空对抗、登陆作战、电子战等,较好地体现了现代海战的经验,海上作战能力有了新的提高;四,空军的空战能力、对海攻击能力大为提高;空军地空导弹兵也由过去单一型号装备向具有高、中、底空,远、中、近程多种型号的相配套的防空体系发展。
东南沿海大演习,是由海陆空三军,各个军区实施的我军历史上科技含量极高,最为系统,也最为复杂的演习,实施难度相当之大。此次演习反映了我军在新形势下应付局部战争的能力,全面显示了我军改革开放以来在军事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以及和平时期仍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当然,最主要的是,极大地打击了分裂势力的浪头。
六、进驻港澳,履行任务
1997年7月1日零时,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开进香港,正式接管香港防务。这一刻,充满了历史印记,为了这一刻,中国人民已经等待了太久。在香港回归之前,关于在香港是否驻军,中英两国政府曾有过多次较量,作为主权象征的驻军,自然不能或缺。最终,英国政府面对正义,只能退让。于是根据宪法赋予的使命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精神,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人民解放军于1996年1月完成了由陆、海、空三军编成的驻香港部队的组建,并于1997年7月1日进驻香港,履行防务职责。
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发布的公告指出:中央人民政府派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防务的军队,不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方事务。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必要时,可向中央人民政府请求驻军协助维持社会治安和救助灾害。驻军人员除需遵守全国性的法律外,还必须遵守特别行政区的法律。驻军费用由中央人民政府负担。
回归十年来,香港驻军始终坚持依法驻军治军,严格遵守基本法、驻军法和香港有关法律,以及军队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做到“遇事依法办、执勤不扰民,守法做模范”,以实际行动展示了人民解放军文明守法、秋毫无犯的良好形象。获得了香港市民的好评。《香港虎报》以《10年后,“待在幕后”的解放军依然形象光辉》为题载文说,“最近由香港大学研究人员进行的一次民调结果表明,在香港回归近10年后,公众对解放军驻港部队继续抱有积极看法……,有58.6%的香港人称他们对驻港部队感到满意,而只有2.7%的人说不满。这两个数字与先前几次民调结果基本一致,满意率数年来保持在约60%上下……”在香港这块民意透明的土地,60:2.7,对任何一个感觉良好的政治构造来说,是何等的难能可贵!
根据宪法赋予的使命,依照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于1999年12月20日奉命进驻澳门,开始履行防务职责。11月20分,,驻澳门部队约500名官兵连同70余辆军车,由设在珠海市的正岭营地出发,浩浩荡荡向澳门开进。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负担起澳门防务,是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重要象征,中国人民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结语
人民解放军走过了千山万水,经过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也有过无数的辉煌,无数的骄傲,人民解放军无愧于英勇之师,文明之师的称号。过去的八十年,是史书要大写一笔的历史,但八十年对于历史来讲,也不过是短短一瞬,继往开来,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将继续坚定不移地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创造新的辉煌!创造新的胜利!
(全文完)
Powered by bat365网页打不开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